浅议基于ERP的制造业成本管理研究
|
admin
2013年1月5日 0:15
本文热度 7115
|
近年来,低成本的取胜之道依然被大部分制造企业加以研究和利用,如何节约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是每个企业都在接力思考的问题。于是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滋生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即ERP系统。希望利用有效的管理模式,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有效的整合企业内部的资源,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ERP在企业成本管理的功能上主要体现在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的分析上。就是在成本的研发和设计环节确定好标准成本,在各个价值环节执行的过程中加以控制,将执行的情况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对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达到持续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
一、ERP信息集成系统与制造企业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企业基于一定的科学信息技术,对企业进行系统化的管理过程,为企业提供正确的决策手段的基本依据和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信息与科技于一身,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推动现代制造企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最大现代的节约了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加大企业科技含量,并在竞争中获得最大利润。
ERP系统管理实际上是一个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包括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系统和软件管理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系统全面的信息集成和分享的过程。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在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包括厂房、设备和生产线在内的企业硬件资源,以及人力、信誉、资金、组织结构和企业精神在内的企业软件资源等都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企业生产运行过程中,要有效的管理和分配以上资源,相互促进已达到效用的最大化,创造企业价值,创造社会财务。
而通过ERP信息集成系统的管理模式,制造企业不仅能较好的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时完成各类客户的订单,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资源分配的调整。调整企业的资源是一个相当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必须在掌握了企业的基本组织结构和发展方向,协调好各部门的意见的前提下进行资源整合,运用ERP系统,处理了企业的各种协调问题,将企业上升到一个统一的管理理念和机制下,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适应性。
二、现行制造业ERP管理模式存在缺陷
徐晓飞曾经在《ERP技术发展的现状趋势及思考》提到,“现代企业的资源管理模式大部分都是在工业化的生产环境下进行的生产和经营过程,重视交货期和进度,强调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物料、信息按正确的量送到正确的地方。相对而言,在成本计划与控制、现场管理与控制,人员管理与激励机制等方面相对薄弱。对于未完成工业化进程国家的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控制、时间进度管理和人员激励管理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因素。”
现代ERP管理模式,立足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将时间进度和人员管理等进行了系统化的规划和管理。在计划过程中,以实现企业的成本节约为基本目标,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最终目标进行成本目标及责任的及时考核,并推动企业管理者在运用ERP系统的现金理念和工具进行潜力挖掘,进行企业的集成经营,并最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成本控制是现代制造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因此深入现代制造业的ERP系统,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成本管理不够细化
现行的企业ERP系统中,多是采用标准的生产成本管理体系,对企业的数据和运营状况需要进行全面的数据收集,并充分保障其信息和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以基础粗放管理为基础的现代中国制造业难以短时间内满足以上要求,因此,带有中国式的现行ERP系统管理难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最大限度的优化资源配置,难以帮助制造企业建立相应的市场竞争优势。
第二,企业管理者的主动性不够
在制造企业在运行ERP系统是一个规模大、动作大、难度大的过程,需要对真个企业上至管理者下至员工进行有效的整合。但是现代制造企业管理者往往认为,企业最关键的因素是获得生产效益的最大化,过多的调整企业的内部结构和组织结构风险较大,而且远水难解近渴,所以积极性不大。
第三,系统运行不系统
ERP系统本身是一个既有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企业管理规范机制,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制造企业往往会忽视目标量化,并缺乏利用有效的激励机制。“目标不量化,考核就没有标准,这是多数实施ERP系统的企业极容易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由此导致管理者在应用先进管理工具改善管理现状上,既失去了方向,又失去了压力,系统实施不了了。”
三、完善现代制造企业的ERP系统的建议
立足成本驱动的ERP系统,不仅需要有效的控制企业的成本,而且需要进行及时的考核及激励措施,在完整的成本核算基础上,进行系统全面的管理,整合有效的信息进行正确的策略探究,不断习惯成本管理,推动企业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第一,建立系统化的成本管理体制
系统化的成本管理系统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资金资源、知识资源等在内的多种企业软硬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控制。建立一个活跃的有生命的成本控制体系,需要树立全局观念,建立符合整个企业发展的系统化管理体制。系统化的成本控制体系不仅仅是企业资金成本的节约,在整个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要运用信息数据的分析,分析当前市场实际和企业实际,进行所有资源整合,需要企业管理者及工作者齐心协力,全面控制,从而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第二,加强企业管理者的主动性,建立激励机制
ERP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目标成本的量化考核,以及企业各个责任中心利益提升来实现整个企业的效益提升。因此,在实施成本控制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整个企业进行协调和配合,将企业的每一个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成本和效益挂钩。所以需要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并通过考核促进员工的相互配合。激励机制是有效的提高员工积极性的有效途径,随着企业的ERP系统不断深化,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成本降低将成为必然。
第三,推荐创新机制的不断深化
创新ERP系统在企业中的运用,是根据当前我国制造企业的发展现状而言的。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现代制造企业,需要将国际市场的市场机制引入到企业的内部,建立符合市场机制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将目标细化,并分解到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责任到人。“各个成本中心对企业目标成本负责,为了达成目标,企业管理者及员工自觉应用ERP管理思想、方法和工具进行业务改进和管理创新。”
四、结语
综上,现代化的ERP系统是基于科学和信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符合制造业的节约成本的有效机制,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现代市场的发展特诊,在运行ERP系统管理时需要适当的进行创新,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全体成员的协调和配合,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该文章在 2013/1/5 0:15:09 编辑过